广州成功入选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开启体育经济新篇章信息时报讯(记者邹甜)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正式发布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的通知》,其中,广东省广州市赫然在列,成为全国30个试点城市之一。这一挑选不仅为广州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为提升城市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消费升级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此次试点工作将持续3年,时间跨度自2025年至2027年。在此期间,广州将锚定其国际赛事中心的城市定位,以赛事为驱动,有效推动服务消费的提升。近年来,广州凭借举办广马、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自主品牌赛事,构建了以“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以及体育节为核心的群众体育品牌体系,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广州便计划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42项,公共体育活动接近200项B体育登录入口,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到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展示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劲市场潜力。
随着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广州已经成为登山等多项运动的热门交流平台,这不仅展现了市民对运动的热情,也进一步巩固了赛事经济的基础。2025年,对于广州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全运年”。作为赛事承办城市,广州将主办全运会近40%的比赛项目,从而汇聚全国顶尖选手,形成前所未有的体育盛宴,带动超强的人流和消费潜力,是对广州体育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推动。
从过去的几年经验来看,赛事不仅仅是竞技的较量,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广州通过深耕赛事经济,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得益于广州获得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的双重利好,预计将有效振兴体育经济,全面推动服务消费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广州将紧扣主题,全面统筹举办超过500场的赛事活动,真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赛事体系的构建上,广州正着力打造“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通过“年有亮点、季有品牌、月有赛事、周有活动”的布局,力求从时间上覆盖多样化的赛事安排,同时通过“山水城海馆园空”这一全域运动消费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形成一个多元化、持久而又可持续的赛事经济发展新模式。
广州计划高标准承办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的赛事,而与之同步的还有世界田联接力赛、湾区城市足球系列赛等国际顶尖赛事。此外,广州还将积极引进乒乓球WTT世界杯等赛事,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以期构筑更为专业化的赛事经济环境。与此同时,广州还将深化广马、国际龙舟赛等本土赛事的文化内涵,利用创新方式“喜迎十五运”,带动周边的冰雪、水上、马术、电竞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形成赛事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
为了推动“赛事+”的融合发展,广州将全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凭借国家级赛事经济和体育消费的试点优势,打造“赛事+文商旅科教”的多元消费场景,意味着赛事的现场体验不要再是孤立的,而是可与落地的旅游线路、特色美食体验相结合,实现“跟着赛事游广州”、“跟着赛事品美食”的理念。广州将结合大型赛事与“羊城消费新八景”,创设独具魅力的“广州体育消费季”,并且举办体育博览会、嘉年华等活动,通过与城市合伙人、头部商户的联动,推出“沉浸式消费体验”和“赛事专属礼遇”,最终实现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的有效转化。
政策引领与惠民措施将是广州在此试点期间的另一重要环节。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广州将实施体育设施的提升行动,计划在2025年前新建5个体育公园、30片小型足球场、500处便民健身设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场地在村社的全覆盖。这不仅是对体育设施的完善,也为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广州还将结合其独特的滨海风光、山水田园、生态森林等资源,推动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区域创建国家级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全面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公共体育场馆如天河体育中心也将在2025年前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承办赛事的能力,增强日常运营的复合功能,努力实现“体育+周边+体验”的度消费模式。
在服务惠民的道路上,广州依托“群体通”服务平台,推出“体育消费权益包”,为I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优惠的体育体验。纵观整个试点过程,广州还将创新赛事经济的评估监测机制,对赛事对城市品牌、消费拉动的综合效益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构建更加科学、优质的体育服务生态。
这一系列丰富且深入的举措,将为广州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无疑地展示出广州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现代城市,在新时代下的崭新面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