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朋友圈撕裂报告不同于过去三年的跌宕起伏,这一年多少有些乏善可陈。甚至每天的媒体头条,也总是挤满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很多话题热点,人们仿佛丧失去争论的与热情。更多倦怠之下,对公共的关注,也投射着各自生活中的情绪。
以下这些文字,与其说是一份“撕裂报告”,更不如说是一份时代记录。我们尝试记录下这个年份中依然重要的一些事,探究这些争议或撕裂背后的社会情绪,并分享我们在课堂上究竟会如何和孩子们探讨这些议题。我们始终相信,当我们种下更多多元、包容、理性、思辨的种子,终将促成更多的同理、建设、沟通和对话。
2023年5月23日,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天午休时间,校内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从地下车库开出私家车,停在校门附近等候另两名老师。一个男孩蹲在车边,正好位于司机的视线盲区。随后车启动,男孩被碾压,送到医院抢救后死亡。
男孩的母亲很快赶到学校,并在随后和校方、媒体的沟通中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诉求。但的关注点却逐渐失焦。她的身材、相貌、衣着均被凝视。有人质疑这位母亲为何还化妆、为何穿着套裙;有人认为在肇事司机被刑拘、校领导被处分的情况下,她的维权是想讹钱或博眼球。
2023年1月23日,23岁的女孩郑灵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半年前,2022年的夏天,在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郑灵华染了自己最喜欢的发色粉色,去医院探望卧病在床的爷爷,告知他自己的好消息。但当她把和爷爷的合影发到网上后,照片却被盗用,甚至被谣传成“老少恋”。她分享照片的行为被视作是炒作、吃人血馒头;针对她师范生的身份,也有网民质疑她“染粉色头发不是什么正经人”、“不配当老师“……彼时,郑灵华留存了这些网暴她的留言、网帖,坚持用法律向网暴者维权。但她自己却深陷抑郁,最终选择。
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名单还在不断拉长。2013年11月6日,B站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案例。所谓“人肉开盒”,乃是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的合体。一旦在网络空间遇上看不惯的人,听到不合意的观点,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方一个id,就可以“开盒挂人”。受害者的私人信息悉数曝光,不限于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号、工作单位、出行记录。一旦这些信息公开,憎恶他的人尽可以打电话、发信息、寄快递乃至跟踪尾随。从明星艺人,到网红up主,再到完全的素人,任何一句网络发言都有可能招致开盒。而让人倍感惊讶的是,B站所曝光的这起案件中,40多个嫌疑人分散在18个省市,主谋竟是两名未成年人。而物流、通信、酒店、金融等系统,甚至行政系统的个人信息泄漏所形成的数据“黑产”,则是开盒者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打击网络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用法律制裁网暴者,也是老生常谈。依然值得我们不断追问和反思的,还是“为什么”。为什么网暴者会对网络上的陌生人怀有如此巨大的恶意?为什么他们会对他人承受的痛苦如此无动于衷?
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网暴事件中评论者们的思维范式:丧子的母亲之所以看上去很平静,就是因为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之所以会衣着精致的来到现场,就是因为她想红;粉发女孩之所以要发和病重爷爷的合影,就是因为想吸引流量……他们看到某一现象,断然地归结于某一恶劣的动机。他们完全意识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人的行为动因的复杂性,明明某一行为现象背后还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却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一个。当我们抨击那些网络喷子时,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他们很可能是在真诚地捍卫他们心中的正义和道德规范。而那个随意而武断评价他人的人,也可能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当主播或UP主们的生活变成了人们日常消遣、娱乐时“观看”的对象,人们似乎也难以意识到对方和我们是同样的人;而网络时代的线上距离,也让我们难以与一个个抽象ID、虚拟头像背后真实的人产生真实的链接。他人的生活与痛苦显得如此遥远,成了可以被肆意评论、嘲讽的对象;网络的匿名性更分散了个体身上的道德责任,评判、辱骂乃至开盒,反而成为对自身生活不满的宣泄途径。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也是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会反复和孩子们讨论的。警惕简单归因、倒推动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辨析公私边界、言论界限,尊重他人的隐私,包容多元观点与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断换位思考,看到不同群体之间的相通之处,拓展同理圈……网络暴力的治理,必然需要多方合力。而教育,永远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仇恨一个陌生人》《“代表正义惩罚你”,为什么是危险的?》/
2023年4月4日,四个通过群聊认识的年轻人,相约张家界的天门山。他们是33岁的河北人彭志军,在理发店做零工,单身,母亲已经去世。23岁的四川女孩陈婷,曾在美容院学徒,父亲患癌。34岁的河南人刘志永,离了婚,一个孩子跟着前妻。另一个也是23岁的年轻人,福建人张财睿,来自村里最穷的家庭,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父母离异。
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出发。跳崖之前,都服了毒,留了遗书:本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本人是,与其他人无关。三名男性先从天门山玻璃栈道出口跳下,女孩则被人拦下,但送到医院后依然抢救无效死亡。
或许这四个年轻人也被抑郁等心理、精神疾病所困扰。但从媒体的采访来看,这四个来自不同地区、背景经历毫无交集的人,唯一的共同点,便是贫困。他们的成长经历中都有着各自的苦难与困境。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无论经历再多苦难,“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关于贫困的叙事,不应该是“吃苦耐劳”“勤劳致富”?他们如此年轻、身体健壮,有什么资格去?他们的轻易放弃,不正是证明他们的脆弱不争?
如何评价和看待他们的选择?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他们的处境。在疾病、贫困和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劳作中,他们看不到阶层跃迁的路径;亲友的疏离、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深切的孤独背后更是意义感的缺失。他们处于这个倦怠社会最底层,当希望丧失,“躺平”既是一种的妥协,也是无力的反抗。而轻生,成为其中最为极端的姿态。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他们的坠落是一个值得令人警觉的信号,提醒我们不断去思考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流动的机会,一个能为绝望之人托底的社会。而对于个体来说,如何理解苦难、面对苦难,如何去寻求生活的意义感,则是每个人终身最重要的议题。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和孩子们阅读《活着》,看到时代的沙是如何变成普通人身上的山,和他们一起讨论福贵的“活着”究竟是一种豁达还是一种妥协,以及在“认命”之外还有什么选择;我们也在不同的书目中和他们讨论贫困,看到贫困的代际转移和恶性循环,看到贫困背后复杂的结构性因素。帮助孩子们理解问题的复杂性,也帮助他们成为积极乐观的行动者。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主创专栏《郭兆凡:成为母亲后Bsport·B体育,我重新理解了这两件事,也重新理解了生命》《吃了药才能睡着的孩子,别让他们重复汉斯的人生》/
2023年7月23日下午,齐齐哈尔市三十四中体育馆顶棚发生坍塌。事故发生时,学校的女排球队——17名队员和两名教练,正在馆内集训。而整个屋顶轰然坠下,让馆内之人几乎无处可逃。最终,十个年轻的女孩和一位教练遇难。这起事故的缘由令人倍感愤怒:与体育馆相邻的教学综合楼正在施工,而施工单位将珍珠岩堆放在了体育馆屋顶。时逢雨天,本身重量较轻珍珠岩浸水,增重数倍甚至十数倍,导致体育馆顶棚难以承重发生坍塌。换句话说——这是一起完全的人祸:体育馆屋顶,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被用于堆放任何建筑材料。
三个多月后,又一起类似的事故发生。11月6日,黑龙江佳木斯市下属的桦南县,一座体育馆顶棚坍塌,三名在其中打篮球的少年身亡。这一起坍塌,看似与降雪有关。但终究,仍是建筑本身的设计和质量的问题。在媒体的调查中,按照体育馆建造时的标准要求,应能承载88.6里面深度的积雪,而事故当晚的积雪是32厘米,远没有到达承载极限。
这两起事故背后的原因或许并不复杂。展开调查,厘清责任,依法处置,展开安全排查——类似的事故,已经有了一系列成熟的流程。而这个流程里,也包括了如何对待死者的家属亲友与。
年轻生命的逝去,家人的悲恸让人感同身受。在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件后,一位父亲在医院走廊里冷静而又有条理的发言视频,也让人无比动容。他的诉求并不复杂,他想知道孩子抢救的详情,希望“多少让我看一眼,没准那不是我的孩子”。但事发后的六个小时,们来执勤、维持秩序,谨防家属,却没有任何人给他提供更多的消息。类似的情节,并不让人陌生。悲痛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危险的。它让人愤怒,会放大人们的不满,它可能会被“利用”,成为不稳定的因素。面对这种潜在的危险,很多管理者的第一反应,便是限制它。
在桦南体育馆的坍塌事件中,媒体报道里都出现一个细节:失去了好友的少年们有着强烈的倾诉欲,他们想对外讲述自己的朋友,想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思念——但学校却要求他们不得接受媒体采访。
管理者的心理或许可以理解,但悲痛、哀伤的情绪依然需要被正视。它们需要被疏导、被表达,家属亲友需要被支持,而不仅仅是被控制。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也希望一系列的处理流程中,人们的情绪能得到更多的同理和接纳,更多的换位思考与人文关怀,更透明公开的信息,更通畅的沟通对话。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看完《芭比》,我重新感受「齐齐哈尔事故」和「北京水灾」》《灾难报道是“吃人血馒头”吗?》/
2023年10月16日清晨,四川成都崇州一名两岁多女童在小区内遭一只黑色罗威纳犬袭击。孩子身上被咬伤20多处,会诊医师心痛地表示伤口“不忍直视”,此外还有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而现场视频更令人心惊。女童的母亲竭尽全力保护孩子,却仍然难敌烈犬的攻击。
事发当晚,黑色罗威纳犬被捕获;第二天凌晨,它的主人到案。女童经治疗后状态稳定,家人也已委托律师准备追究狗主人及物业的法律责任。
此事的发生点燃了许多人对狗的仇恨与恐惧。许多小区的物业成立“打狗小队”,驱逐乃至捕捉没有拴绳的宠物狗、流浪狗。多地也发起了针对无主犬、烈性犬、不戴牵引绳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主要的方式,便是捕捉这些狗并带回留检所收养。在这个过程中,伤狗事件频发。在重庆某高校,一只学生们熟悉的流浪狗疑被保安棍棒打死。成都某小区保安将流浪狗拴在吊栏杆上……网络传播的诸多信息中,有真实的案例,也有拼凑的谣言。养狗者人心惶惶,甚至不敢出门遛狗。而流浪狗被无辜伤害的新闻,又激起一些养狗者的反击,场上的骂战不断扩大。
烈狗伤人的新闻,并非第一次发生。在为受伤女童而揪心、祈祷的同时,最需要公众讨论的议题无疑是我们的城市究竟该如何对待、管理犬只。而捕捉乃至捕杀,真的是一种好的方式吗?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的一个分析框架,【目标-手段】能帮助他们快速洞悉问题的本质:
捕狗的是为了避免恶犬伤人,这一目的显然正当合理。但捕捉的方式,真的可行吗?《南方周末》的报道()展示了一线执法人员的艰辛:”当狗翻越栏杆、进入树丛,执法人员很难追上”“流浪狗嗅觉灵敏,常年装流浪狗的执法车辆往一个地方一停,‘这块就不会有狗出来了’”“每位捕狗队员都被狗咬过,还有的在抓狗过程中摔断腿”。即便能够顺利捉到流浪狗、烈性犬,在弃养行为不断、养犬人未得到充分培训以有效管控犬只行为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恶犬伤人吗?捕捉或者捕杀,可能会带来什么负面效应?真的有必要用这种方式一刀切地对待所有流浪狗吗?如果捕捉或捕杀不是好的方式,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恶犬伤人事件的确实让人痛心,但类似的事件也完全可以公共讨论的契机,普及文明养犬意识,加强城市的犬只管理。然而遗憾的是,场却轻易地被成“爱狗”与“仇狗”两端,除了“狗伤人”就是“人伤狗”。打破非黑即白的立场站队,回到问题的本质,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杜绝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教室监控、捕杀流浪狗、……争议话题下如何理性表达观点?》《杀死一只柯基犬》/
很多80后家长都很难想象,一下课冲出教室跑跳追逐的场景,在当今的校园里几乎不复存在。尽管没有全面的调查数据展示学生课间十分钟究竟在做什么,但不下楼、不出教室、不串组甚至不离开座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课间十分钟”消失了。除了喝水、上厕所,孩子们被要求呆在座位上“休息”,相互监督、违规受罚。而厕所,成了他们新的休憩地——他们躲在厕所里社交、吃零食、嬉戏。
课间十分钟为何消失?老师和管理者们似乎有充足的理由。校园安全是最主要的,上下楼、奔跑打闹,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十分钟本来就短,上一节课拖拖堂,上完厕所收收心,也就该上下节课了;当孩子们已经习惯争分夺秒学习看书,课间的时间自然也不应被浪费。然而,连课间十分钟都消失,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还能剩下多少快乐呢?
一个“不快乐”的极端案例,来自衡水二中。一月底,一篇名为《衡水二中学生的发声,救救我们》的网帖在知乎平台暴火。学习生活围绕提分而被精准量化,逐渐演变成严苛的奖惩制度。15分钟吃饭,7分钟下楼到操场,放假休息时间甚至按小时计,末位淘汰频繁分班,强制性地每日跑圈……执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招致严厉体罚。网帖内容的真假还未得到验证,帖子便已消失。而从大量的评论留言来看,贴中所述并非夸张。发帖的学生,自称已患抑郁。而毕业生们的回忆中,这段校园时光也无不压抑痛苦。
抑郁,对他们而言绝不陌生。9月,一则《》的新闻引发热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叙述令人心惊。《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参加调查的3万名青少年中,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的孩子更是存在重度抑郁的情况。而教育压力和学业压力,毫不意外是致郁最重要的因素。
孩子们不快乐——这似乎不再是什么新闻。他们过早地被卷入到倦怠社会中。分数、排名的压力下,是丛林式的竞争,为了赢过同龄人而投入大量时间在无效的内卷中。考取更好的学校、得到更好的分数,而“快乐”,是不被重视、可以直接被牺牲的价值。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代表作《在轮下》。天资聪颖的小镇少年汉斯,突破千军万马考入德国最顶尖的神学院,却无法适应那里严苛、压抑、高度竞争内卷的学习生活,他最终因精神抑郁而退学,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钳工。而钳工混沌、贫困、粗鄙的生活依然让他感到困顿而迷茫。最终,他在一场醉酒之后,陨殁于冰冷的河水之中。汉斯为什么会跌落轮下?如果在高度竞争的内卷中卷输了,是否就必然意味着会跌落轮下?在通往精英的轨道之外,是否仍然还有一片同样精彩、甚至更加多元的旷野?而要抵达那片旷野,我们的社会、教育体系又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
我们也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我们的学习、生活,只将分数、排名、荣誉或金钱、名声、地位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首要标准,这对我们将意味着什么?除了被绩效左右时的焦虑、倦怠,当一个人的动力完全源于外部评价,一旦受挫或丧失外驱,又该从何处寻求生存的目标、动力与意义?而当一切的行为都源于功利的追求,忽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兴趣与真切的思考,又将是一种何其空洞的人生?
在这个秋季学期,L5的最后一堂课上,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狄更斯的经典之作,《圣诞颂歌》。当书中的主人公史克鲁吉跟随三个鬼魂探究人生意义时,我们也不断和孩子一起追问,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良好的人际关系,充满使命感和意义感的生活,丰盈而自洽的内在,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或许在这样一个焦虑、疲惫而浮躁的时代,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能给予孩子们最重要的养分,不是让他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高的分数,而是帮助他们,拥有丰盈的内心。而只有社会对“成功”的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家长们对孩子“成才”的期待变得更加多元,教育体系内的评价指标也才有空间变得更加多元,我们的孩子们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被异化的考试工具,才有可能拥有更加松弛、快乐的童年与人生。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蓝方专栏《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孩子怎样应对班规压力?》《 成为内心丰盈的普通人,没有比这更好的祝福》/
2022年11月,由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上线,迅速引起各行各业的轰动。与其他聊天机器人相比,ChatGPT不仅可以模仿人类的自然语言进行对话,还能够在许多知识领域给出详细和清晰的回答。
2023年间,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发展迅猛。它们根据人类的指令写作、绘画、作曲、编写程序、设计图纸,按照人类的要求回复邮件、管理日程、制定计划,它们可以在医疗、理财、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人类提供建议……尽管还不完美,但却势不可挡——大量过去仅能由人类承担的智力活动,未来都将由AI进行。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引发广泛讨论。既有兴奋与欣喜——一系列工作的门槛降低,普通人也能在AI的辅助下开展更多创作,工作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当然也有焦虑与担忧——许多打工者开始忧心自己的岗位或将很快被替代,版权的确定性变得更加模糊,数据和信息或许会更容易被操控……
所有的议题中,对教育的挑战引人瞩目:当AI开始逐步承担曾为人类专属的智力活动,面向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
批判性思维,将是其中的答案之一。比起识记知识、资讯本身,获取知识、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当AI也能帮助我们分析利弊、预判后果,如何基于复杂问题和多元价值权衡轻重、理性决策,却是人类不可被替代的工作。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持续帮助孩子们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学会如何思考。我们也会直接和他们讨论ChatGPT的应用——该不该使用ChatGPT做作业?什么样的作业该用或不该用?如何使用才能助力我们的学习?在说理课的课堂上,孩子们也争论初高中阶段的偏科问题,究竟该“扬长”还是“补短”——而背后更实质性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究竟更需要“全才”还是“偏才”?无论“全才”或“偏才“,支持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立足的根本能力究竟是什么,而在此方面我们是否存在短板?帮助孩子们成为面向未来的学习者,而非内卷竞争下的做题家,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
/ 点击对应图片观看直播回放《对谈IT大拿:AI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挑战?提供了怎样的机会?》;阅读《马斯克:ChatGPT带出未来教育再思考,最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进入六月,大规模的热浪袭来,全国有35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端午假期,华北区域平均的最高气温,达到1959年以来每年6月连续3天最高气温的历史最高值;
7月底,台风“杜苏芮”过境,所到之处几成泽国。7月29日,中央气象台针对京津冀等地的极端降雨过程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京津冀地区平均累计降水量,超过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北京降雨持续时间长达83小时;河北和北京有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140年一遇特大暴雨引发海河流域洪涝灾害;
一个暖秋之后,12月,“史上最强寒流”一路南下。以北京为例,此次寒潮、低温天气接连破了多项纪录。而从全国来看,约32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出现10℃以上的强降温,全国共有7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12月25日,广州甚至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场降雪。
气象灾难带来的挑战现实而具体。例如对救灾体制的挑战。即便前几年夏季雨水已明显增多,但北方大多数城市与乡村仍未完全做好应对洪涝的准备。如何提前预警、科学划定泄洪区,不同城市之间的风险如何分担,如何避免“邀请函”等形式流程影响救灾响应,如何建立覆盖面更广泛的灾害保险机制,都是要讨论的议题。例如对公共服务的挑战。热浪、寒潮之下,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都面临更大的负荷与更多的难题。又例如劳工权利和底层福利的保障。避免热射病的发生,确保贫困群体也能得到充分的取暖与制冷,也需要政策与民间救助的同行协力。
而除了这些“眼前”的挑战,被我们讨论和关注更少的,反而是宏观气候变化。诸多科学研究早已证实当前的极端天气多与人类行为有关,然而具体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又可以做些什么?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在L1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都是放屁惹的祸》,看到畜牧业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个体饮食习惯的改变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借助《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这样的儿童文学,关注草原沙化议题,看到过度放牧之外,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是如何深切地改变区域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从教育与意识出发,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更多。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比洪水更可怕的,是每一次灾难背后都有相似的原因》《环保书单 极端天气盛行,这五本书帮孩子理解环保》/
10月7日,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数千枚火箭弹从加沙射向了以色列。与此同时,哈马斯在发动的地面入侵中劫持了上百名人质,并杀害了千余名以色列人。
随即,以色列向哈马斯宣战,对加沙地带从地面和空中展开军事行动。据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卫生部消息,截至12月24日,本轮巴以冲突已在加沙地带造成2042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4036人受伤。据联合国估计,加沙地带已有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即约180万人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加沙地带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加沙的战场外,网络正成为这场冲突的第二战场。大量的虚假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战争照片,有不少是过时的图片甚至游戏中的画面;同样一张儿童的哭泣,既可能被说成是犹太儿童待,也有可能被标记为战火中巴勒斯坦儿童的惨状。每一击的地点、具体的死伤人数,巴以双方的说辞与数据都有巨大出入,相互指责、不断否认,让变得扑朔迷离。
对战争的哪方表达支持或反对,也正撕裂着场。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大学校长辞职风波(《》)。在哈佛,一封公开信指责以色列政权应该“对所有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负全部责任”,正是以色列数十年来对加沙的占领和隔离,导致了现今的惨剧。对以色列的指责声中,也充斥着对犹太人的仇恨言论。哈佛校长盖伊对哈马斯的暴行表达谴责的同时,拒绝惩罚发布”仇恨言论“的学生。在12月5日美国众议院教育委员会听证会上,当议员问道“如果你们的学生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这是否违反了学校在霸凌和骚扰方面的行为规范?是还是不是?”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都表现出了“迟疑”,他们强调要基于语境判断,而拒绝简单给出一个“是”的答案。他们的回应招致强烈,三位校长均被要求道歉或辞职。
巴以冲突不仅成为美国中不同意识形态交锋博弈的重要议题,在中国的场上,撕裂与对立也随处可见。一些人基于对美国的反感,而反对美国的”盟友“以色列;有的人则基于人道主义立场,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谴责以色列一系列违背战争法的行径;不少人严厉指责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径而支持以色列的,但还有的人则是基于对伊斯兰教的偏见或敌视而支持以色列的袭击……
从事实出发,依然是首要原则。因为信息污染,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并不容易。以色列与哈马斯方面的官方信息需要对照着看,并参照联合国以及其他享有声誉的国际组织、国际媒体的信息和报道。
而在评价时,我们更需要就事论事,摒弃先入之见与立场之争,避免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主体的不同性质的行为混同评价。历史上犹太人遭遇、,值得同情和声援,但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建国后对巴勒斯坦的占领隔离全部都是正当的;以色利对巴勒斯坦的政策有问题,并不代表哈马斯的暴行是正当的;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径应当被指责,但这不意味着以色列的反击就完全正当——以色列对加沙市医院及其周边地区的攻击,以及对难民营的袭击,都显然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但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利用平民和民用设施掩护自己的行为也需要被谴责。拒绝用非黑即白、选边站队的思维方式看待复杂的战争。
最重要的,当我们讨论这一切是,都不能忘记最终的底线:平民是无辜的。战火在真切的蔓延,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在哭泣、在受伤、在死去,他们不是场上的“议题”,不是缠斗的“工具”。所谓“理解”这场战争,不是把这场战争变成学习中东历史、国际关系的契机,变成在饭桌、网络上的谈资,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更真切地同理战争带来的恐惧、伤害、悲惨,记住战争永远不应该成为解决争端的路径。
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敌人》,识别煽动战争的”战争手册“中的宣传伎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安妮日记》,看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会如何被战争扭曲;我们阅读《十岁那年》——一部记录越南战争与难民生活的诗体小说,同理感受战争带来的苦难,讨论难民议题,看到战后重建生活的艰难……战争不仅仅是远方轰鸣的炮声,是对每个人良心的拷问。
/ 点击对应图片阅读《巴以战争敲响,你还在讨论谁更有道理开战吗?》《如何和孩子讨论战争?——德国某学校致家长的公开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C计划思辨阅读课,可以引领孩子从阅读、思辨中逐渐掌握思考工具,拥有思辨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